吴与弼的作品全集

寄王经历刘都事

外氏零丁一转蓬,欲从何处问孤踪。盍簪得遂平生愿,总属王刘雨露功。

寄王经历刘都事朗诵
()

同小儿游山 其一

为爱云山深复深,筋骸粗健强登临。一般真意谁能辨,矫首苍茫独咏心。

同小儿游山 其一朗诵
()

宿格山禅林寺

骑从劳英友,秋山共客游。禅窗无寐处,竹月涌寒流。

宿格山禅林寺朗诵
()

宿檐石

团团红日欲衔山,喜得乡人作伴还。系䌫汀沙回首处,饶河孤棹渺茫间。

宿檐石朗诵
()

同程庸诸生游集庆亭

皇华岭畔又奇峰,峰上新亭结构雄。亭子主人良得意,来游多侣共春风。

同程庸诸生游集庆亭朗诵
()

九日次杜韵

当年谢病辞金阙,此日高登在凤台。嘉礼特蒙天使盛,客怀时向故人开。

浮沉转盼成今古,寒暑惊心几往来。万事蹉跎空白发,馀龄程课为谁催。

九日次杜韵朗诵
()

题程庸读书阁

旅思摇摇倦淹泊,息肩重喜登新阁。阁中无物不堪誇,举目咫尺皆真乐。

赋诗不尽析薪情,负荷丁宁二雏学。

题程庸读书阁朗诵
()

拟呈赵刘二侯

衡茅衰卧正呻吟,枉沐旌麾欲降临。稍待条风向明媚,远从花坞候车音。

拟呈赵刘二侯朗诵
()

避暑普济堂

三伏炎蒸午倍瘥,长原叠岭困经过。竹林深院宜人处,冰簟清风一气和。

避暑普济堂朗诵
()

金沙杂诗 其八

偶踏新晴好,宁教逸兴悭。悠悠江夏水,隐隐汉阳山。

野趣方延伫,柴扃未拟还。薇垣来旧侣,携手重乡关。

金沙杂诗 其八朗诵
()

对门山

土鼓供儿戏,林泉多珍味。风物自依然,流光换人世。

对门山朗诵
()

赠李晏诸生

我承明诏远观光,付尔琴书与雪窗。好笃男儿灯火志,莫随浮俗一般忙。

赠李晏诸生朗诵
()

牵路宿上元地

江北邮程昼夜贪,寒芦已喜属江南。青山门巷无劳梦,消得东风几日帆。

牵路宿上元地朗诵
()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三

莫春春服成,嬉游吾所爱。至哉浴沂心,斯言不下带。

浩荡六合间,彻视宁有碍。何事千载馀,兹境稀能会。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三朗诵
()

平野望邹鲁次少陵韵

古意千秋上,孤踪九夏初。高山方仰鲁,洪道已过徐。

慈教三迁外,雄韬百战馀。堪舆频怅望,风日共踌蹰。

平野望邹鲁次少陵韵朗诵
()

题桐冈茅屋

远却嚣尘制芰衣,野塘安处憺忘归。良畴佳圃怡朝夕,白水青山省是非。

醉里乾坤类箕颍,閒中今古在皇羲。人生肥遁如斯足,多少功名与愿违。

题桐冈茅屋朗诵
()

寄傅裘

洗墨池边佳问来,月窗重感故人怀。几时池上翚飞好,伫见新碑向竹开。

寄傅裘朗诵
()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二

一息犹存未敢閒,几车行李又江山。逐时旧典供朝夕,随地新诗赋往还。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二朗诵
()

大司成颐庵先生二郎君怀珠玉下顾次韵奉酬

客窗重笃弟兄忱,竹树交加午院深。喜极翻令清泪堕,凄风折尽百年心。

大司成颐庵先生二郎君怀珠玉下顾次韵奉酬朗诵
()

寄太常高博士

杰作铺张天地心,大音寥阔国之琛。清风明月停云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寄太常高博士朗诵
()

石桥感兴

石桥小立感怀多,借问当年事若何。不识天人相胜理,朔风凄烈漫长歌。

石桥感兴朗诵
()

奉寄忠国公令郎君

侨居几欲拜兰阶,多病因循愧夙怀。翠竹碧梧霄汉迥,五云深处望三台。

奉寄忠国公令郎君朗诵
()

题歙云诗卷

歙云南望迥,亲舍孝思深。川陆几年客,晨昏千里心。

春风随使节,夜月照行襟。养志古来重,功名好自任。

题歙云诗卷朗诵
()

七月二十六日作

流光一飞电,夙志良堪羞。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浅薄谅何为,于焉托馀命。

七月二十六日作朗诵
()

宿李章氏观拙墨卷子

老去仍游越,归来偶合欢。卷从灯下展,墨在梦中看。

宿李章氏观拙墨卷子朗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