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才高求自展,将身万里赴军门。辟书远到开呈客,
公服新成著谢恩。驿舫过江分白堠,戍亭当岭见红幡。
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
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唐代。张籍。 年少才高求自展,将身万里赴军门。辟书远到开呈客,公服新成著谢恩。驿舫过江分白堠,戍亭当岭见红幡。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颂古十七首。宋代。释师观。 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赠诗奚黄懿卿谑来献。明代。邓云霄。 书记翩翩清且嘉,偶携龙剑事张华。行吟常负囊中锦,同梦曾偷笔里花。白社径堪呼小友,青云犹许附名家。主人最是怜才者,岂似方回浪自誇?
游灵山二首。宋代。袁燮。 何人题作一灵山,千古佳名不可刊。欲识此声非浪得,试于高处一凭栏。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明代。蓝仁。 渔父空头白,生涯一舸微。欲浮沧海去,又逐暮潮归。
双调望江南 其二 西山烧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闲。红板浪船行缓缓,白藤山轿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罢,本意不相关。戏买粉孩敲木棒,强分叶子赌金环。图得大家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