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送沈亚之歌·并序。唐代。李贺。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由于文章原因而没有考取功名,准备返回家乡吴江。我为他将要踏上归途感到伤心,可是没有钱买酒设宴来慰问他,又感激他的再三请求,于是创作一首诗歌赠送给他。吴兴才人失意将归,哀怨春风无情,吹得桃花落满路,千里一片红。
紫丝竹鞭已断裂,所骑骢马弱又小,家住钱塘,在遥远的东方还要往东。
带着一条条白藤交叉编成的书箱,里面是短小整齐的文稿,有如梵夹。
为把闪闪发光的“宝矿”呈现给考官,你乘着小舟,掠过烟波来到京华。
考官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拔人才,却把“黄金”抛掉,“龙马”放弃。
落第而归,重又带着书箱走进家门,是谁能体贴关怀而怜悯你?
我听说,大丈夫看重节操骨气,古人能做到失败三次也不泄气。
请你等到下一年的那个时辰挥起长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
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年)进士。以文辞得名,尝游韩愈门,为当时名辈所称许。著有《沈下贤集》。
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以书不中第:因为文章没有考取功名。
其行:将要踏上归途。
劳:慰问。
勤请:再三请求。
一解:乐府歌词一章称为一解。这里指的是一首诗。
吴兴才人:这里指沈亚之。
桃花满陌:落红铺满田间的路。
紫丝竹:马鞭。骢(cōng)马:青白色马。
钱塘:旧县名,今并入杭州市。
书笈(jí):书箱。
梵(fàn)夹:佛经。
宝矿:金银宝石。
一叶:小船。
拾才:选取人才。
掷置:抛弃。解龙马:放走骢马。《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
劳劳:体切宽慰的意思。
重心骨:以有志向有骨气为重。
古人三走:《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三次为官,三次罢免;三次打仗,三次失败。后来辅助齐桓公成为一代名相。”用典故鼓励沈亚之不要灰心。摧捽:挫折。
事长鞭:执鞭打马。事,使用。
还辕:再来。辕,车。秋律:秋天。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4-17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元和六年(811年),沈亚之到京师应试。其时李贺适任职长安,与沈亚之以诗文会合,遂成益友。元和七年(812年)春,沈亚之“以书不中第”返乡,李贺写了这首诗为之送别。
参考资料:
1、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2-115
沈亚之落第还家,李贺写诗进行宽慰,这本是一般性的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的切身之痛,对科举制的体察,所以发出愤激之词,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在光天化日之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可谓是字字珠玑,铿锵有力。
此诗以七言歌行体写成,十六句三次换韵,形成四句一段的结构特征。
开头四句写沈亚之下第“出都”。因下第,怀才不遇,故曰“怨”。桃花千里红,固然写眼前景,亦以此反衬内心之悲。
次四句追写沈亚之初次应试入京的情景。五六二句极赞其“书”之精,诗意与“书不中第”相对应,以突现礼部选材之不公。七八二句谓沈亚之远涉烟波,怀“雄光宝矿”之才华,上献春卿。
再次四句写礼部官员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辨优劣,致使沈亚之下第,重入家门。这四句获得清人姚文夑的极度赞赏。
最后四句则寄予厚望,鼓励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试。诗为送别之作,需要为落第之友着想,因而“携笈”二句表示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诗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贴切自然,画龙点睛。诗人慨叹沈亚之下第,其实就是慨叹自己下第,他慰勉沈亚之,也有自慰之意。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岩居效贾岛。宋代。谢翱。 岩岩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独抱震馀桐,横此风中石。梦见一道者,手持青瓦砾。谓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识。粟尘起嵯峨,沧海寄一滴。语罢失其处,觉来空叹息。摄衣起楚歌,断弦如裂帛。悬藤月露深,蛟龙舞其侧。
怀息庐和坡翁息轩。明代。李之世。 吾家有息庐,息身未有日。古人悼无闻,四十而五十。百年可例推,想亦无间隙。莫若早回头,可以息则息。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训,归当书之壁。
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明代。梁之屏。 何处寻真觅岛洲,崆峒景物似罗浮。霞流玉乳岩多丽,风捲晴岚石更幽。九转鼎留经岁月,三花树老度春秋。片云屯盖祥光映,列宿遥临瑞气收。选胜登高还蹑屐,冲寒归路索重裘。公馀偶尔乘佳兴,岂是当年秉烛游。
霁后郭西间步。清代。朱钟。 远烟画山色,作意媚新晴。不尽郭西路,有时花里行。水春交树影,村午聚鸡声。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次韵徐太博。宋代。方岳。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举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次山亦复漫吾耳,清梦何曾到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