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乎,蟪蛄生不知春秋,变灭顷刻犹王侯。归来乎,五陵草木尽披偃,昨日秋萤满梁殿。
废兴反掌元非难,海水清浅尘瀰漫。吾宁终老青山间,猿吟鹤唳聊醒颜。
归来乎,唤童子,治我圃。无使霜后菜本枯,禦寒更遣窗重糊。
从教壮士嗤为儒,我价自若照乘珠。文章乌足存古道,底用词源三峡倒。
功名已付雨中花,意思要同窗外草。归来乎,常笑张子房,崎岖愿封留。
何如大泽披羊裘,忘机傲兀临溪流。富贵不足回其头,高风千载谁当俦?
归来乎,故园之菊今应存,此事欲与渊明论。孤松独抚倦飞鸟,出岫雅爱无心云。
明当秋风月在酉,粳稌初黄催酿酒。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清代。刘鹗。 归来乎,蟪蛄生不知春秋,变灭顷刻犹王侯。归来乎,五陵草木尽披偃,昨日秋萤满梁殿。废兴反掌元非难,海水清浅尘瀰漫。吾宁终老青山间,猿吟鹤唳聊醒颜。归来乎,唤童子,治我圃。无使霜后菜本枯,禦寒更遣窗重糊。从教壮士嗤为儒,我价自若照乘珠。文章乌足存古道,底用词源三峡倒。功名已付雨中花,意思要同窗外草。归来乎,常笑张子房,崎岖愿封留。何如大泽披羊裘,忘机傲兀临溪流。富贵不足回其头,高风千载谁当俦?归来乎,故园之菊今应存,此事欲与渊明论。孤松独抚倦飞鸟,出岫雅爱无心云。明当秋风月在酉,粳稌初黄催酿酒。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颂古十七首。宋代。释师观。 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钱江归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钱塘江,十里无顽壤。斗然怒潮来,激岸成滉瀁。波势倏低昂,帆影随俯仰。蛟涎溅衣湿,鹢舟荡人晃。峡危疑五丁,石削强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险禽鸟稀,气盛鱼龙养。乾坤渺一身,陡觉心神畅。碧血认孤坟,千秋结遐想。历历平江堡,昔年资保障。犀军射潮迹,灭没劳揣象。夕阳崦嵫下,皓月海门上。沿洄溯前川,渔歌厉清响。
次韵杨侯见送游五峰。宋代。郭祥正。 飘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谁知冷似秋。为在深云更深处,手提白羽看泉流。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玄烨。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春日郊居。明代。何其伟。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独偏。乾坤风物外,消息杏花前。野竹连荒径,娇莺掠舞筵。郊空呈万汇,幽兴亦悠然。